時間:2012-07-05來源:水利部
出劉昌禹家門口幾十米處,就是南水北調建設工地。今年春季,劉昌禹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禹州長葛段施工4標干活時發現,正在施工的倒虹吸基礎工程水泥土配比存在問題,很多土塊沒有粉碎完全就摻進水泥。
“施工隊每天加班加點,只想快點干完。”劉昌禹說,即使工地技術員對此提出警告,施工隊依然沒有停止施工。3月22日,他撥通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舉報受理中心的電話。
獲知此項舉報后,南水北調辦立即進行受理并組織調查。通過向舉報人核實情況、開展現場取證、查閱相關資料、詢問有關人員,南水北調辦最終確認,施工單位未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水泥土施工,屬嚴重質量管理違規行為。
南水北調辦要求施工單位立即對問題施工進行整改,并對參建單位通報批評。同時,鑒于舉報反映的問題屬實,根據此前頒布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舉報人劉昌禹獲得了4000元現金獎勵。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優化配置水資源的戰略性基礎設施,也是當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受益范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調水工程。按照計劃,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將于2013年12月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將于2014年10月通水,其工程建設和質量監管工作備受社會關注。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舉報受理中心副主任袁其田介紹,今年以來,南水北調工程沿線每隔5公里就設立一塊舉報公告牌,公告牌上公布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的舉報受理電話、電子郵箱、舉報內容、獎勵措施等,鼓勵民眾對工程質量、安全、資金等問題進行舉報。目前,南水北調中、東線工程沿線共設立舉報公告牌407塊。
舉報后的一系列受理、核實、反饋、獎勵等機制也已經建立。袁其田說,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專門成立了由監督司與監管中心聯合組成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舉報受理中心,按照“有報必受、受理必查、查實必究”的原則要求,把舉報受理工作分為舉報信息接收、舉報受理、問題調查、問題處理、舉報獎勵、后評估等幾個環節,并制定了一系列舉報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辦法。
“舉報公告牌設立以來,民眾舉報的積極性很高,舉報內容涉及工程質量、合同、補償問題等方方面面。”袁其田認為,通過這一段時間舉報受理的情況看,民眾積極參與、踴躍舉報,舉報已成為發現工程建設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來自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舉報受理中心共受理舉報事項79項,先后委托有關項目法人、省(市)南水北調辦、移民主管部門、監管中心組織調查核實的有75項,目前已反饋調查核實結果36項。
根據此前頒布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經核查確認舉報屬實的舉報者將可獲得500元至5萬元不等的舉報獎金。
“整改之后,現在工地干得可好了。”劉昌禹用腳踩了踩工地上的黃土,“沒事我還會到處走走、到處轉轉,工地可不能再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