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5-15來源:楚天金報
新國標與國際接軌
一直以來,我國實行的是85版國標。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區出現水源短缺,部分城市飲用水水源污染比較嚴重,居民生活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為此,2006年底,衛生部會同國標委、原建設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完成了對85年版國標的修訂工作,并正式頒布新國標。新國標自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
新國標與85版國標相比,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二是統一了城鎮和農村飲用水衛生標準;三是基本實現了飲用水標準與國際接軌。
生活用水也要能喝
新國標首次明確提出“生活飲用水”的定義:供人日常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明確指出:生活用水與飲用水執行同一標準。
有資料表明,人體通過皮膚接觸所吸收的水中物質的含量,占到水中物質總含量的60%左右;而通過飲用吸收的量,則只占20%或30%。也就是說,如果長期接觸不安全的水,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這一點長期以來被人們嚴重忽略的。所以,新國標的實施意味著飲用水、生活水都必須是安全的。
檢測指標增加兩倍
新國標的最大變化,就是檢測指標從35項增加到106項,基本實現與世衛組織、歐盟、美國、日本等水質標準接軌。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水室副主任張嵐介紹說,新國標的微生物指標增加較多,85版只有2項,新國標增加到6項。此外,85版只是規定用氯消毒,新國標補充了臭氧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新國標的最大變化,是毒理指標的擴充:85版無機物毒理指標為10項,新國標增加到21項。
張嵐說,制訂85版國標時,一些地區的污染情況沒有現在這么嚴重,突發性污染性事故也沒有現在這么頻繁,所以,那時水質的限定指標相對較少。新國標不僅增加了指標,而且,原指標的數值也發生了變化,砷、CB鉻、鉛這些指標變得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