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流電解抑藻技術
時間:2018-07-06來源:中國水工設備網
技術簡介
1.技術特點
(1)微電流電解產生的部分活性物質如Cl2、H2O2和ClO2在水中的半衰期較長,可以游離擴散,賦予水體持續抑藻的能力。因此,微電流電解技術可以持續有效地抑制水體中藻類的生長,防止水華的發生。
(2)微電流電解技術可以即時殺滅水體中的藻類,對于已經發生水華、藻細胞濃度較高的水體,能夠進行殺藻處理。
(3)可根據水體藻類的發生區域,將微電流電解抑藻裝置在水體表面移動,對不同區域的藻類進行治理;還可根據藻類的發生面積和強度,靈活布置多個裝置,阻隔藻類,防止其聚集和堆積。
2.解決的具體問題
微電流電解技術既可對已經發生水華的水體進行藻類治理,還可以對湖泊等水體中的“種源”藻類進行控制,抑制藻的生長,避免水華發生。
技術指標
(1)電解處理時間:5~30min。
(2)適用藻種:藍藻、綠藻、硅藻等常見藻類均可。
(3)對銅綠微囊藻等常見藻類的抑制率達90%,將藻濃度控制在水華爆發閾值以下(<104個/mL)。
(4)電解時可產生H2O2和ClO-等半衰期較長的活性物質,具有持續抑藻能力,對藻類生長的有效抑制時間達30d以上。
(5)電極工作深度:0.5m。
(6)微電流電解設備的載體可平穩支撐整個設備,投放操作簡便。
技術持有單位介紹
長江科學院是國家非營利科研機構,隸屬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始建于1951年。為國家水利事業、長江流域治理、保護、開發以及水行政管理提供科技支撐,并面向國民經濟建設相關行業,以水利水電科學研究為主,提供技術服務,開展科技產品研發;下設16個研究所(中心)、7個科技企業,并設有研究生部;作為依托單位,建有一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三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有在職職工900余人,以科技人員為主體,其中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0余人,博士100多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300余人,已經形成了一支以學科帶頭人為主、博士等青年骨干為團隊的科研隊伍。
應用范圍及前景
該技術適用于湖庫型飲用水源地取水口,大型湖泊岸邊帶,以及小型湖泊、池塘、景觀水體等的抑藻和滅藻處理。